黄小卫 稀土冶炼、分离提纯及稀土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化研究、产业化开发及推广应用

女,1962年1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临澧县,有色金属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稀土冶金与材料研究、工程化开发与应用。

1979年9月,进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学习。
1983年7月,从中南矿冶学院毕业后,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所工作,先后担任工程师(1983年7月至1993年11月)、高级工程师(1993年11月至1998年9月)。
199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7年3月,担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至2015年11月)
1998年10月,担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1年12月,担任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03年9月,在东北大学攻读冶金工程博士学位。
2008年7月,从东北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2010年4月,担任先进稀土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2012年3月,担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冶金材料应用研究所所长 。
2014年3月,担任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第一届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同年,获得中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
2015年6月2日,进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第二轮评选。12月担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首席专家。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干勇 主要从事钢铁冶金领域连铸工程与新技术基础理论、技术集成研究和近终型连铸、高效连铸等方面的工程开发及推广工作。在凝固理论、结晶振动优化、连铸保护渣、电磁冶金、计算机仿真等方面做了深入的工作,在高效连铸、薄板坯连铸工程化方面取得较为系统成绩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博士生导师,钢铁研究总院工学博士。

1947年08月03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

1965年09月—1970年08月,在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就读大学本科,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70年08月—1979年08月,在四川内江电力修造厂担任技术员。

1979年09月—1982年06月,在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炼钢专业攻读硕士,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83年03月—1987年12月,在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钢铁冶金专业攻读博士,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88年01月—1993年10月,在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炼钢室工作,并担任室主任。

1993年11月—2001年03月,担任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

1994年11月,出任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01年04月,出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06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主任。

2009年06月—2011年08月,担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研究员。

2010年06月—2014年06月,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研究员。

2012年04月,出任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 。

2012年04月,出任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第一任会长。

2019年04月,受聘为株洲火炬安泰新材料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

2023年11月3日,受聘为中共河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1025988号-2